河坎村:一个来了就给你印记的村庄

作者: 来源:凉山日报 时间:2016-03-24 10:15:34 阅读量:

河坎村村支书眼中的河坎村.jpg

   河坎村村支书眼中的河坎村。 莫色克的 摄 
河坎村美景。.jpg河坎村美景。.jpg 
河坎村美景。 
河坎村干净整洁的村道。.jpg 
 干净整洁的村道。 


    越西县南箐乡河坎村

  距县城15公里的南箐乡河坎村属彝族聚居村,有村民小组4个,共259户910人。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总耕地面积为540亩,主要出产玉米、花椒、萝卜干、洋芋、核桃、烤烟等,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840元左右。该村支柱产业以经果林和劳务输出为主。商旅文化、红色文化、彝族文化、自然生态在这里相融交汇,内蕴丰厚。

  河坎村彝家新寨建设按照越西县委、县政府的统筹规划,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科学规划、部门帮扶、捆绑资金、政策协调、讲求实效的原则,以房、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配套,形成山水田园风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齐全的民族特色彝家新村寨。


  ■把核桃产业抓好

  目前村上种下18000株,核桃要打造1500亩。三年结果,五六年后收成。每家平均都有5亩以上的核桃树,一亩按最低标准来算有22棵,每棵收成200元的话,就有4400元收入。每家一年收入,光是核桃这块就有两三万元。

  ■有清晰的工作规划

  目前,该村有清晰的工作规划,2016至2018年,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和养殖业,动员几个养殖大户带动大家发展养殖,牛羊猪鸡以成本卖给农户,成立合作社统一回收,用电商平台的方式来销售。

  ■转变观念

  河坎村每周六下午5点举办的脱贫攻坚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课。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未来。脱贫攻坚关键在人、关键在思想。越西坚持以思想扶贫为根、以基础扶贫为重、以产业扶贫为本,换思想、转观念。


  莫色克的爬上山腰,用手机拍下这张照片。那是2014年6月的一天中午,2点来钟,万里晴空,他的心情跟大晴天一样地好。因为那两天大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彝家新寨建设现场会在越西召开,参会人员到河坎村来观摩,他所在的越西县南箐乡河坎村受到了表扬。作为村支书的他很激动,会后专门爬到山上找了个好位置,俯拍公路那边的新寨,“看到蓝瓦白墙很舒服,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从州府西昌出发,经泸沽过冕山翻小相岭,一路下坡,山脚下便是河坎村,遂进入一片豁然开朗的河谷地带。若在涨水季,附近的南箐河会传来哗哗声。3月上旬的越西坝子,油菜花正开得气派。而从越西县城经中所镇、五里牌,距县城15公里的南箐乡河坎村就进入眼帘。

  河坎一带,山势嵯峨,群峰俊朗,像有神话和故事包蕴其中。

  此地,确有故事。

  1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小哨”

  透过中国绚烂悠久的丝织历史,让我们回到南丝路上商帮的记忆。

  南丝路上的商帮,将中原内陆和南亚东南亚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是川滇走出大山的先驱,是南丝路上宝贵的财富。悠长的南丝路之零关古道穿越越西中所镇。叮当的马铃声早已不再,但时光流过的痕迹依旧可寻。

  3月12日上午,我们走近细看,离河坎彝家新寨六七百米处,古驿道的石头墙石头路尚有十多米长的遗存,岁月沧桑,印痕斑驳。若时光倒回,昔日被称作“小哨”马站的河坎该是另一番热闹光景,奔波了一天的马帮紧赶慢赶,走到这里,在这条颇为繁华的街巷市集填饱肚子,喂了马匹,卸下疲惫,眺望远方。

  翻开中国革命史,此地留有红色篇章。土生土长生活于河坎一带的老干部、80多岁的阿加阿且对我们说,他以前经常听到父辈说起红军从这里经过。1935年5月,红一军团参谋长左权和红二师政委刘亚楼率领部队,从冕宁县泸沽出发,过泸沽峡、铁厂沟,在天黑后到达喜德县冕山,稍事休整,又打着火把连夜向南丝路上的重要驿站登相营进发,随后抵达越西境内。今天的南箐乡广洛村和河坎村的交界处有一座不知名的小山,山脚立着一块石碑,刻着“红军洞”三个大字及相关介绍。1999年10月,越西县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将红军洞辟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树碑铭文,以晓后人。

  昔日红军经过的南丝路上的古驿站,如今,已建起了漂亮的彝家新寨!

  2一个特色鲜明的彝家新寨

  铺着青石板的村道,散发着苍青色的古朴气息;石头砌成的房屋墙角,原始而质朴;昔日的拴马桩立了一根又一根,它们是可看可触的民间石雕艺术品;为纪念红军,村民在新房的墙壁上刻下了“彝家永远跟着党”“共产党是农民穷人的政党”的字样;彝族靓丽的“红黄黑”色彩元素,自然巧妙地在装饰运用着,寓意一个民族的审美意识和精神气质;门前小溪从山上蜿蜒而下,清澈叮咚。跨过石拱小桥,就是新寨人家。清晨,山间雾岚,屋舍炊烟,几声狗吠,宁谧安详。

  走进河坎彝家新寨,商旅文化、红色文化、彝族文化、自然生态在这里相融交汇,内蕴丰厚,令人悦目而爽心!

  河坎村彝家新寨建设按照越西县委、县政府的统筹规划,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科学规划、部门帮扶、捆绑资金、政策协调、讲求实效的原则,以房、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配套,形成山水田园风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齐全的民族特色彝家新村寨。

  近年来,越西抢抓进入全省生态功能区、全州综合扶贫开发区新机遇,主动融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新浪潮,以彝家新寨建设为重点,以“编好一个规划、选好一个产业、定好一个项目、育好一个环境、结好一个对子”为抓手,培养发展了一批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幸福家园美的新村新寨。

  在彝家新寨建设中,越西县按照“抓早动快、注重质量、严格标准”的思路,把项目建设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包村县级领导、项目主管部门、乡镇及村组,实施“县、乡、村、组、户”五级联动,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在扶贫攻坚战场上,越西各级党员干部“接地气儿”,深入田间地头,在土地上摸爬滚打,在群众中问计寻策,倾听百姓的需求,深挖当地的优势,实打实的集民智汇民力,以强大合力拔掉穷根,消除贫困。

  自2010年以来,投入9.92亿元,建成152个彝家新寨,1.27万户、6.3万人喜迁新居。

  村支书莫色克的介绍,南箐乡全乡辖12个村,河坎村属彝族聚居村,有村民小组4个,共259户910人。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总耕地面积为540亩,主要出产玉米、花椒、萝卜干、洋芋、核桃、烤烟等,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840元左右。该村支柱产业以经果林和劳务输出为主。

  2013年3月,河坎村彝家新寨示范村建设正式启动实施。在业务部门的规划和指导下安装饮水管道7公里、新建蓄水池2口,解决了村民安全饮水难问题;新建住房42户,其中新址新建17户、原址新建25户;实施改扩建达89户;新建村支部活动室、民风民俗活动场所、卫生室等工程;新修村内主道1.5公里(含800米新铺石板路)、入户路3公里;新修防洪堤630米、新建沼气池17口。该工程总投资约1046万元,其中住房投入370万元,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投资340万元、农户自筹336万元。

  3一个“拼”出来的村支书

  “现在想起来都害怕,工作是拼出来的。”36岁的河坎村村支书莫色克的,高中毕业,当村支书之前做了十多年的村文书。说起当时河坎彝家新寨建设启动之际,在资金、土地征用等工作的协调和开展上,他回想起来历历在目。有钱的想干,没钱的不想干。当时四组人不愿意,说是占用了他们的耕地,而且自家也拿不出钱来修新房。还有人威胁道,土地是我家的命根子,你莫色克的敢占用我家的土地,我要打死你!

  “头痛”!做这些思想工作确实让莫色克的伤脑筋,但对村民解说政策,不耐心细致不铆足个劲儿就干不成事儿,要不怕麻烦也要不厌其烦。“我当时恼火得都想辞职不干了,但想到上级那么信任我,想着好房子就要修起来了,我咋都要干好不可!”据了解,莫色克的每月1220元工资,加高寒补贴,共1500多元。去年,他把烟戒了。

  “记得最后去的一家是普雄镇苏古乡搬下来的阿呷危机家,他家搬来十多年,死活不同意,说自己修不起房子,地也不拿出来。”这是2013年4月5日,连续几天,莫色克的和四组组长,并约好阿呷危机的叔伯哥哥阿呷飞机一起,打了几斤酒,晚上来到阿呷危机家,一边喝酒一边吹牛。到第五天晚上凌晨3点,阿呷危机终于点头,“啊吧吧,你搞得我投降,按你说的办好了!”

  他家1.1亩的地拿了出来,补给他家4.4万元,另外加上1100元青苗费。也在当年4月份,四组村民的玉米都在如今的新寨这块地盘种下去了,一亩赔1000元,共赔上青苗费2万多,这部分资金由新建户平摊。

  尽管阿呷危机家现在还住的是老街原来的老房子,莫色克的内心很感谢老乡们对他们工作的支持。

  当年5月,河坎村彝家新寨建设全面铺开!

  河坎村彝家新寨示范村建设,每户新址新建,政府补贴3万元;原址新建,政府补贴2.4万元。每户自筹9万元,加上土地征用费3万元,也就是说个人出资12万,而水电路、房屋装修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政府全部搞好,村民搬进来住就是了。

  没搬新居的村民现在真是后悔!同村那些人住上新房子不

  说,看到都羡慕,而且房子还增值,15万涨到了16、17万。你只出12万,就白赚了4万5万。村民这下回过头来,“以前父母还给不到我们3万,国家给我们,你还不要,早晓得当时贷款也干!”

  新寨动工前,这一片区域主要居住的是四组村民,有二三十户,房子东一团西一坨,没得规划,有些在山上,且是危房。莫色克的边走边指着地面颇为得意:“你看这么干净,以前这泥巴路稀烂,现在皮鞋都擦得亮堂堂的!”他确实穿了一双亮堂堂的皮鞋。

  2013年11月,河坎村村支书莫色克的被评为越西县优秀村支书。这距他当村支书,仅仅5个月时间。随即,县委组织部安排优秀村支书去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学习一周,并实地观摩考察当地产业发展。

  此行,让莫色克的开了眼界洗了脑袋,他讲,别人做得太好了!工业企业+农户,年底分红,企业都搞到了国外。一个村年财政收入26个亿,你说是什么概念!还有个村支书讲到全村一年收入3500万,在苏州都抬不起头。干得起工业就干工业,自然生态好的就发展农业和旅游业。

  他讲,“河坎村有四个地方流下山泉水来。县上人到西昌都要接上一水壶带去喝。有人来投资的话,优惠政策给他们,我全力协调。”

  这段时间,村两委在县林业局争取到了资金,请来盐源树河三位农民兄弟,这十多天免费为大家嫁接核桃树。5块钱一株,目前村上种下18000株,核桃要打造1500亩。三年结果,五六年后收成。莫色克的想着未来喜滋滋的样子,“你想想看,只要把核桃产业抓好了,每家平均都有5亩以上的核桃树,一亩按最低标准来算有22棵,每棵收成200元的话,就有4400元收入。每家一年收入,光是核桃这块就有两三万元。”

  4一个有想法的“第一书记”

  朱丽军,80后,是省委防范处理邪教办下派到越西县河坎村的“第一书记”。在江苏农村长大,大学毕业在成都工作安家。

  去年9月,他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走村入户,挨家挨户收集民意,查找贫穷原因。“目前村里共有贫困户48户199人,在摸底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有的贫困户思想观念转不过来,不懂得用科技来增收;有的村民对环境卫生和生活卫生没有概念,影响健康;还有小朋友的学习环境不好,基础设备有待增加……”一口气,朱丽军说出一连串发现的“病症”。每周举办一堂培训课,教村民种养殖技术、禁毒防艾知识等……

  在全县要求各乡镇积极开展“1+X”经果林产业发展计划时,朱丽军和村支书莫色克的每天冒着严寒走家串户,了解基本情况,并以核桃种植为主,鼓励贫困户勤劳致富。

  他所在单位出资17万元材料款帮河坎村修通900多米的村道,为村民出行带来了便利。

  给16户贫困户每户送来爱心资助款1000元。今年1月,在省委防范处理邪教办的大力支持下,捐助河坎小学6400元硬化篮球场。还将为河坎小学建一个多媒体教室,并赠送几台电脑,希望为孩子们的学习带来方便。

  春节后,他又争取到30万材料款修4600米长、2米宽的入户路。村民自己投工投劳,目前正在平整路面。

  2015年河坎村脱贫8户,主要靠养殖业和外出务工,目前他们年人均收入已达到3600元以上。

  这是“第一书记”朱丽军半年来的主要工作履迹。如果把精准扶贫看作是一场攻坚战,“第一书记”就如军师,要制定完善可行的计划,为实现精准扶贫画好路线图。为此,朱丽军积极备战,

  3月12日近中午时分,我们的越野车专门去三组的村道看看,一路蜿蜒向上,路面大约4米宽,顺顺溜溜就上去了。莫色克的讲,去年这里就是个大工地,全村都在修路,每家出一人,200多号人一起干,干了20多天,干得个热火朝天。那段时间爱下雨,“我们晚上都不敢睡,守在路边怕弄好的混凝土路面被雨水冲烂,半夜三更都要抹一道!”    

  今年,朱丽军还将竭力筹款,完成河坎村1500多米的防洪堤坝建设。他和村支书有清晰的工作规划,2016至2018年,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和养殖业,动员几个养殖大户带动大家发展养殖,牛羊猪鸡以成本卖给农户,成立合作社统一回收,用电商平台的方式来销售。

  5一个寻常的彝寨人家

  3月10日下午,我们来到河坎彝家新寨曲莫伍各嫫家。走过小桥,推开暗蓝色的双扇铁门,呵,院坝宽敞,加上屋子面积大约有200多平米。淡蓝色的墙壁,米白相间的天花板,有电视有沙发,还有政府发的四件套:粮食柜、碗柜、炉具、吃饭的桌子板凳。家里干净,摆放有序。

  以前她三组的家在山坡上,上去要40来分钟。2014年6月搬下山来。

  家里目前有7口人。曲莫伍各嫫奶奶今年79岁,最近去了在西昌工作的儿子家。44岁的布的杂布嫫是她的儿媳,育三儿一女。大儿子19岁,在越西中学读高一,老二老三在中所中学读书,女儿10岁,在中所小学。兄妹四人大的带小的,在中所租房子住,一年租金2500元。杂布嫫的老公沙玛热达子这段时间在县上打泥工,每天挣200元左右。

  身着黑白休闲运动装、戴黑白鸭舌帽的布的杂布嫫,有点腼腆有点时尚但勤劳吃苦。去年一年她在深圳一家五金厂打工,总共挣了3.3万元,省吃俭用带回2.5万元。这之前她从未去打过工,在家种庄稼搞养殖。今年2月,因爷爷去世,她赶着回来。4月份还去深圳。

  据了解,河坎村80%的人外出打工,上了年纪的在附近打工,妇女多在本县,青壮年多在广州、东莞、深圳等沿海一带,做各色工种不等。一家子出去的话,一年挣七八万、十来万没问题。

  曲莫伍各嫫家里有20亩地,其中有10亩以上种的是核桃,还种玉米、洋芋和黄豆,养了5头牛、5头猪和20多只鸡。家里开了个小卖部,一年有几千万把块钱收入,加上打工挣钱,一年有好几万元的收入。

  厨房里电饭煲、烧水壶等一应俱全。这个电饭煲和烧水壶是她家得到的奖励呢!

  2014年12月26日,越西县总工会、团委、妇联,分别到南箐乡河坎村、团河村和大花乡瓦尔村,为2014年首次评选出来的“五星示范户”发放奖品。每个季度评出10户示范户给予奖励,一直保持到年底的示范户,将获得特别大奖。

  河坎村这两年有十多户人家被评为“五星示范户”。

  再有,当年首次评选出来的示范户,由村民公开投票选出,并公示。工青妇通过查看公示记录,入户检查等方式,确定各村的示范户,并为每户示范户发一个电饭煲,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将采取不打招呼的办法,不定期对示范户进行抽查,让评选活动更加公平、公开、公正。

  2014年2月的一天,南箐乡乡长古天虎暗查卫生,推开河坎村阿比依古家,卫生搞得相当好,开会表扬了他家,鼓励他家继续做好榜样,让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成为自觉行动。

  每周一、周五早上8点左右,河坎村的高音喇叭就响起来了,各组组长通知大家“现在开始大扫除啰!各家出一人,赶快赶快哦!”,划片打扫,连村子旁边的公路也要整,主要是捡白色垃圾。

  处处干净、整洁、有序。河坎村给人又一个好印记。

 
 

上一篇:春天·德昌
下一篇:凉山冕宁汉呷木拉觉莫村的清晨
一周阅读排行榜
视频关注排行榜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合作联系 | 广告咨询

始于2008年 凉山在线 www.ls520.net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2019630号 凉山州网监备案号:51340003001212

联系电话:0834-2596961 电子邮件:admin@ls520.net 联系 QQ:418311737 QQ:515299333

欢迎商家、企业、单位等社会各界朋友与本站合作,共赢未来! 联系地址:西昌市尤家屯安置小区21单元1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