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字库塔荟萃
作者:左文孝 来源:凉山日报 时间:2015-04-02 08:52:29 阅读量:
麻栗惜字宫,建于清咸丰二年(1852)。
茨达字库塔,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
仓圣宫惜字塔,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
鱼洞寺惜字宫,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
小高字库塔,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
六所字库塔,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
说到德昌的塔,德昌有很多人都见过。但是要问这些塔是修来做什么用,这就有太多的人不知道了。
即便是当今一些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他们也七说不一。有的说是镇妖驱邪的;有的说是点缀风水的……总之,这些塔还让人们感到有些迷惑。笔者为解放前出生的地道德昌人,从小就见过这些塔,但是长期以来也不知道这些塔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后来读书识字了,在《西游记》小说中看到托塔李天王手中的塔是降妖除魔的;《白蛇传》中白娘子被压在雷峰塔下。于是对民间的两种说法还颇为相信。
斗转星移,笔者从学校毕业后,便从事文化(文物)工作。1986年在四川省文物普查培训班学习后,于1987年组织、开展了从古到今德昌县的首次文物普查。重点对德昌县安宁河流域及茨达河流域现存的、已知的、不可移动的文物点进行了全面调查、分类、登记、定级、上报。发现德昌的这些塔共有六座,都建于清代,最早的为道光九年建,最晚的在光绪十年建,其中有部分在窗口还刻有《惜字库》、《字库》、《惜字宫》等横批。
由此看来,德昌这些塔原来是惜字用的。那么德昌为什么在清代会修建这么多惜字塔呢?这个答案在德昌就能找到。我们来到德昌城东北方,安宁河畔的“凤凰嘴”仓圣宫,就可以看到宫内供奉着仓颉。那仓颉又是何许神呢?民间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他长着四只眼,中国的漢字就是他造出来的,所以人们就尊称他为文字初祖,亦敬奉他为字神。古代谁掌握了文字,谁就会拥有权力和地位。特别是科举制度的兴起,仕绅阶层将文字更加神秘化。因此,便有一字值千金之说。再联系起德昌多数塔的碑文上都刻有仓颉造字的依据及其文字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要求人们要爱书惜字,不可随意乱丢字纸。要将废弃的字纸收集起来,统一放进字库里面焚烧,以示将文字存放入字库,体现对文字的敬重和珍惜。如:麻栗塔碑文《修字库叙》中刻有:
黄帝时仓颉沮诵摹鸟迹虫文以制字成,天雨粟鬼夜哭,益以啟天地之文明即以泄天地之秘益池。故古人奉字为神明,而今人弃字如土芥,街衢壁缝充斥流污,心甚恻焉。我境旧无字库,明达者牖暨筠篮自行存捡,尚不无汗漫之虞,况愚昧夫!辛亥劵等首倡此议,众志跃然捐资成美甫,逾年功竣,爱乐为之叙其始,且敬为之纪其名。
大清咸丰二年岁次壬子十二月建癸丑朔十日立
类似以上的碑文,其德昌的小高塔、六所塔、巴洞鱼洞寺塔、茨达塔均有描述。
另外,县城凤凰嘴仓圣宫塔、六所塔、茨达塔及小高塔还有许多赞美文风、崇尚读书的字联。如:《惟有读书高》、《文风培字库》、《清风流水续文运白云蓝天韶华光》《塔高培六秀字贵值千金》《文笔冲天》、《一坞字包括漢篆秦籀二酉山富过曹仓社库》、《文笔鸣凤》、《文运天开》等。从各个塔上的碑叙和字联来看,这就进一步证明了德昌的这些塔并非为镇妖驱邪而建,而是作为惜字库使用的。
然而,德昌的这些字库塔又为什么只在清道光以后修建?据四川电视台和北京国家图书馆专家考证,惜字库在很早就有,如今在国内发现尚存最早的一座惜字塔为广东省南雄市油山镇平林惜字塔,该塔为明代孔子后裔所建。到了清嘉庆年间,嘉庆皇帝特别崇尚文昌帝君,崇尚文字,所以在全国各地兴起了修建文昌宫、惜字塔之风。德昌因地处西南边陲,到清道光年间,中原惜字之风才影响到了德昌。
于是乎,德昌即在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先后修建了六座塔形惜字库。使德昌成为当今我国县级保存惜字塔最多的县,因它是塔形惜字库,我们又称它为字库塔。那么,为什么当今之人绝大多数都不知道惜字库的存在呢?据北京国家图书馆专家考证,原因在于清末以后科举制度的废除,人们对文字的神秘化也就逐渐淡化了。就以德昌来说,到民国晚期,街上仅有一位读过古书,穿着旧长衫的肖和林老先生在捡字纸。到解放后,这位老先生也停止了他的惜字活动。加之解放后国家开展了较长时期的扫盲活动,文字已经逐渐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文字的神秘化也就不存在了。再叫人惜字已是不可能,所以,惜字库也就无人知晓了。
上一篇:凉山州会理飞来寺
下一篇:会理龙肘山景区